日期:2025-10-09
秋意初染的良渚,迎来了一场属于全民的体育盛会。近日,“和美乡村”良渚街道FBB足球篮球棒球三冠联赛正式启幕,以运动为弦,拨动49个村社的共同“心跳”。
这场不寻常的赛事,共吸引到足球28支、篮球51支、棒球14支队伍共1461名运动员踊跃参赛。赛场没有围墙,不收门票,是一场真正意义上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的“体育嘉年华”,也是良渚街道践行“体育兴街”战略、推动全民健身的生动注脚。
三赛并行,打造全民参与体育嘉年华。此次的“和美乡村”良渚街道FBB足球篮球棒球三冠联赛由良渚街道办事处主办,9月21日开赛后,赛程将持续近两月,无论参赛人数、队伍数量都属历年之最。
启动仪式上,1461名来自良渚各村社的参赛选手汇聚一堂。他们中有田埂上走来的农人,有车间里赶来的工人,也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。但此时,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:运动员。吉祥物“富宝宝”首次正式亮相,以一段活泼舞蹈点燃全场气氛,引发阵阵欢笑。它的名字蕴含着深厚寓意:“富”,既是富饶的良渚文明底蕴,也是富有活力的运动精神,更是富含创意的无限可能;“宝宝”,既喻示良渚是中华文明的宝藏之地,也象征着FBB联赛成为运动健儿的宝贵舞台。
这一形象源于良渚街道较早前发起的“全民共创计划”。该计划通过全民征集、投票与优化环节,汇聚民意与创意,最终诞生出这个融合文化内涵与人气魅力的吉祥物形象。它承载着良渚人对体育精神的共同想象,具有着“以举办体育赛事实现精神富有,以发展体育产业助力共同富裕”的美好寓意。
随着赛事的推进,更多以“富宝宝”为核心的创意衍生品也将陆续推出,进一步延伸赛事的热度与文化辐射力。
体育赋能,形成良渚特色发展之路。与如今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比,几年前,良渚却因位于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内,面临文物保护、农田保护和生态保护的“三保”限制,产业发展一度举步维艰。
多番尝试未达理想效果后,良渚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——发展环境友好型体育产业。
新港村是这个答案的起点。2019年,杭州首片11人制标准足球场在这里建成,首年即承办12场企业联赛。截至目前,该村已累计承办近700场赛事活动,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。体育,让这个曾经普通的小村庄找到了自己的节奏。
示范效应迅速扩散。港南村打造“杉道秘舟”水上运动项目,石桥村建成棒垒球橄榄球运动中心和射箭中心,东塘河村则利用渣土堆改建为网球匹克球运动中心…………更令人惊喜的是一条“共富小径”的出现,这条连接新港足球场与石桥村棒垒球橄榄球场的小路,不仅串联起良渚北片的体育场地,更象征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脉络。通过以“一核引领、三极联动、多片协同”的系统布局,良渚成功破解了保护与发展的难题。
以赛兴城,点燃乡村共富强劲引擎。赛场上,比分交替上升;赛场外,变化悄然发生。
2025年1-8月,良渚承办了中国10人制橄榄球协会杯、全国触式橄榄球冠军赛、第七届浙江省成人棒垒球赛等高级别赛事,吸引游客587万人次,同比增长7.5%,产生直接营收1.83亿元,同比增长8.2%。数字背后,是体育产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但比经济数字更深刻的,是乡村文化肌理与村民精神世界的变化。
从新港村的“草帽议事”决定建健身广场,到良渚老百姓自发组建14支草根棒球队;从昔日卖塌饼、当厨娘,到如今成为赛事志愿者、甚至上场打比赛……体育正在重新定义良渚的日常,凝聚新的乡土认同。
锚定“合理化利用好现有的场地资源”这一目标,良渚坚持“专业人做专业事”,创新探索“公益+市场”的运营模式,让专业机构参与场地运营。固定时段免费开放,保障全民健身权益,市场化运作则确保了场馆的持续活力。黄龙网球俱乐部、雷霆体育、良棒体育、九月体育、骏启体育以及世界冠军郑怡钗、国际级裁判石峰等专业第三方团队的加入,为良渚体育带来了专业高度与市场深度,也为“以赛事聚人气、以人气促共富”打下坚实基础。
FBB三冠联赛的赛场上,呐喊与欢呼此起彼伏;共富小径上,运动人群络绎不绝。一场赛事终会结束,但它所激发的活力将持续荡漾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。青少年软式曲棍球全国赛、第六届“海峡杯”浙台青少年棒垒球公开赛、浙江省青少年棒垒球超级联赛总决赛、浙江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……良渚接下来的高端赛事依旧络绎不绝。良渚街道党工委委员沈一斌表示,街道将继续推进“体育兴街”战略,深化“体育+文化”“体育+研学”“体育+旅游”“体育+农业”等业态融合,全力打造全国乡村体育集群标杆,让体育成为连接古今、赋能乡村、助力共富的强大引擎。
(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)